京口今年對8個片區實施改造
成立6個“奔跑支部”以黨建引領老舊小區改造
金山網訊 9月22日下午,京口區舉行老舊小區改造片區“奔跑支部”啟動儀式,旨在把黨建工作優勢轉化為老舊小區改造驅動力量,讓老舊小區的“華麗轉身”贏得老百姓的“暖心點贊”。
近年來,京口區聚焦老舊小區改造,先后成立了多個“奔跑支部”,改造25個片區、超100萬平方米,惠及1.2萬余戶居民,激發了城市活力、改善了城市面貌;老百姓的獲得感、滿意度顯著提升;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、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彰顯。在今年的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中,京口將堅持黨建引領,推動“有形覆蓋”向“有效覆蓋”轉變;聚焦群眾關切,推動住有“所居”向住有“宜居”轉變;聚力齊抓共管,推動集中改造向常治長效轉變,努力將“群眾所盼”轉變為“居民點贊”。
2021年起,京口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由區政府組織實施。2021-2022年,京口區實施火壇樓巷、大八叉巷等17個片區的改造,建筑面積共64.02萬平方米。今年,對仁章路片區、江濱二期等8個片區進行改造,建筑面積37.71萬平方米,主要實施建筑整治、市政配套、景觀提升3大類、31項改造內容。
記者了解到,成立“奔跑支部”是在今年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中建立一批功能型黨支部,由項目牽頭單位、相關街道(社區)和職能部門分別選派黨員和業務骨干組建,以高質量黨建引領老舊小區改造為方向,切實解決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氛圍不濃、力量不足、能力欠缺等瓶頸性問題。具體來說,就是構建黨組織牽頭、多方共同參與的格局,積極協調解決各類問題,調解矛盾糾紛,形成改造合力;充分發揮“奔跑支部”的戰斗堡壘作用,保障各項工作落實落地,以“繡花精神”鑄就高質量工程;發揮黨員“聽民聲,傳民意,解民憂”的橋梁和紐帶作用,真正把好事辦好,將群眾的所盼所想回應到“家門口”。
此次成立的6個“奔跑支部”,分別是仁章路片區、珍珠路片區、京口路片區、尤唐巷和解放橋巷片區、演軍巷和彌陀寺巷片、江濱二期片區6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黨支部。演軍巷和彌陀寺巷片區“奔跑支部”書記湯偉說:“作為建在改造項目一線的‘奔跑支部’,就是要以支部領航跑出項目‘加速度’,讓項目早完工、群眾早受益。”
為主動聽取市民意見、接受市民監督,讓市民了解改造、支持改造、最終受益于改造,京口區還特聘20位熱心公益事業、關心社區建設的優秀居民代表,作為市民監督員。
老舊小區改造工作,不僅涉及居住環境的改善,更是基層治理水平的提升。記者采訪獲悉,京口區積極打造“紅色物業”,助推老舊小區“安居”更“宜居”。截至目前,京口區5個項目獲評“黨建引領物業管理服務工作省級示范點”,6個項目獲評“黨建引領物業管理服務工作市級示范點”,全力寫好老舊小區改造的“后半篇文章”。(楊凱 戈晨 林蘭)
責任編輯:鄧宇